6月1日,在內蒙古鄂爾多斯潤陽悅達光伏裝備制造全產業鏈科技示范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們搶抓工期,穩步推進鋼結構廠房建設和設備安裝,確保項目如期建成投產。王正 攝(新華社發)
近期,湖南省永州市藍山縣開展促消費活動,拓展夜間消費業態,完善夜市配套服務,增添縣城“煙火氣”,推動“夜經濟”持續升溫。圖為藍山縣三藍廣場夜市一景。彭華 攝(人民視覺)
5月31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數據,5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8.8%,比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制造業景氣水平小幅回落。同期,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4.5%和52.9%,高于臨界點,位于景氣區間。專家表示,5月份,經濟景氣水平有所回落,應進一步把發揮政策效力和激發經營主體活力結合起來,積極恢復和擴大需求,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持續鞏固經濟恢復發展基礎。
行業景氣度呈現一定程度分化
“5月份,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有11個行業PMI位于擴張區間,行業景氣度呈現一定程度分化。”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說。具體來看,呈以下幾個特點:
——產需兩端有所放緩。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49.6%和48.3%,比上月下降0.6和0.5個百分點,均位于收縮區間,制造業市場需求仍顯不足,企業產能釋放受到抑制。從行業看,食品及酒飲料精制茶、醫藥、專用設備、鐵路船舶航空航天設備、電氣機械器材等行業兩個指數均連續3個月位于擴張區間,產需保持增長;紡織服裝服飾、計算機通信電子設備等行業生產指數升至擴張區間,生產環比改善。
——價格指數持續回落。受近期部分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行、市場需求偏弱等因素影響,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分別為40.8%和41.6%,比上月下降5.6和3.3個百分點,落至近期低點。
——大型企業PMI升至臨界點。大型企業PMI為50.0%,高于上月0.7個百分點,其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1.5%和50.3%,比上月上升1.4和1.3個百分點,產需同步擴張。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47.6%和47.9%,比上月下降1.6和1.1個百分點,中小企業景氣度依然較弱。
——部分重點行業景氣水平有所回升。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和消費品行業PMI分別為50.4%、50.5%和50.8%,高于上月0.3、1.2和1.0個百分點,比上月有不同程度擴張。
非制造業延續恢復性增長
5月份,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5%,低于上月1.9個百分點,今年以來始終保持在54.0%以上景氣區間,非制造業延續恢復性增長。
服務業穩步恢復。“受消費需求加快恢復等因素帶動,今年2—4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連續3個月位于較高景氣區間,本月指數雖回調1.3個百分點至53.8%,仍高于上年同期6.7個百分點,服務業繼續保持較快恢復態勢。”趙慶河分析,從行業看,在“五一”節日效應帶動下,旅游出行、線下消費等較為活躍,鐵路運輸、航空運輸、住宿、餐飲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位于55.0%以上較高景氣區間。
服務業新動能行業發展向好。電信廣播電視及衛星傳輸服務、互聯網軟件及信息技術服務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氣區間,持續高于服務業總體水平。“同時,資本市場服務、房地產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位于收縮區間,行業景氣水平下降。”趙慶河說,“從市場預期看,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60.1%,今年以來始終保持在高位景氣區間,且調查的全部行業均位于擴張區間,服務業企業對市場恢復發展持續看好。”
建筑業方面,商務活動指數為58.2%,低于上月5.7個百分點,仍位于較高景氣區間,建筑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從市場預期看,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62.1%,低于上月2.0個百分點,持續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氣區間,建筑業企業對近期市場發展前景較為樂觀。
進一步釋放需求潛力
5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2.9%,低于上月1.5個百分點,繼續保持在景氣區間,構成綜合PMI產出指數的制造業生產指數和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分別為49.6%和54.5%。“這表明我國企業生產經營總體延續恢復發展態勢。”趙慶河說。
多位專家認為,盡管制造業PMI下降,但綜合分項指數變化來看,新動能趨穩回升,企業預期相對樂觀,具有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
企業信心總體穩定。5月份,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4.1%,高于上年同期0.2個百分點,運行基本平穩,企業對近期行業發展保持樂觀。“從行業看,調查的21個行業中,有16個行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位于擴張區間,其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設備、電氣機械器材等行業連續5個月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氣區間,行業市場預期持續向好。”趙慶河說。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專家文韜認為,當前經濟運行存在市場新增需求不足、中小企業壓力較大等問題,未來需要繼續做好穩增長、擴內需、穩外貿等工作,更大力度推進惠企政策,以進一步釋放需求潛力,提升市場活力,支持中小企業平穩恢復。
“應著力落實好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各方面工作,顯著加強政府投資對全社會投資的帶動作用,持續提高擴大內需的政策效果,依靠需求全面回暖帶動經濟全面回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