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jwj3l"><sub id="jwj3l"></sub></i>

      1. <samp id="jwj3l"><th id="jwj3l"><cite id="jwj3l"></cite></th></samp>
      2. <p id="jwj3l"></p> <samp id="jwj3l"></samp>

          1. 站內檢索:
            您的位置: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  /  青海新聞

            【搶抓機遇促發展·青海在行動】
            集小綠以成大美
            ——玉樹巴塘河流域水源涵養功能提升工程現場見聞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羅丹   發布時間:2023-06-02 07:48    編輯:何繼紅
            索道運輸工程材料。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5月24日,在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南部山區,放眼望去,青海云杉、祁連圓柏、花灌木,層層疊疊,郁郁蔥蔥,苗木間縱橫的黑色灌溉管道若隱若現……

              這是玉樹巴塘河流域水源涵養功能提升工程進行的第三個年頭。“我們在南北山區總共新建了620公頃水源涵養林,用33.8千米的主管和200千米的支管編織出了灌溉總面積達1240公頃的水利灌溉管網。”玉樹市生態環境局辦公室主任廖德剛說。

              長江自源頭流出,在玉樹境內形成萬里奔騰規模,這一段被稱為通天河,其集水面積約8600平方公里,是長江源區重要的水源涵養區。而玉樹市南北山區則是玉樹市境內通天河支流巴塘河、扎曲河重要水源涵養區。

              “早些年,由于干旱、過度放牧及人為因素,局部地區的生態遭到一定破壞。州、市開展過一些造林工程,但因未配備灌溉管網,干旱季節無法進行灌溉,涵養林的成活率不太理想。”廖德剛說。

              沿南山山路而行,只見山坡、草坪、綠樹如畫冊般鋪疊開來,問林哪得綠如茵,唯有初心付青山。廖德剛說:“這個項目是玉樹市開展的重點工程項目之一,項目總投資22715萬元,既想修復前期未成活的林地,也想建設新的水源涵養林,并配備相應灌溉設施。從規劃到落地,得到了州、市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們也傾注了很多心血。”

              三分種,七分養。項目2021年4月開工,同年5月水源涵養林建成,栽植苗木約206萬余株。在海拔3700米左右的地方,苗木的成活受很多環境因素影響,“兩年來我們不間斷進行苗木冬春灌養護、實地統計成活率、補植補栽,再養護、再統計……目前已經完成全部補植補栽任務,今年7月水源涵養林工程就可以竣工驗收!”廖德剛激動地說。

              青山歷歷,甘苦誰知,綠色蝶變的不只南山,還有北山。北山片區山勢險峻,海拔較高的地段均為風化巖地帶,地質條件復雜。灌溉設備主要是超長鋼管,若修直路上山,坡度過大、危險性高;若修盤山路上山,成本高,而且北山片區屬于環境敏感區,極容易破壞山體生態環境。因此如何運輸工程材料成為影響北山片區施工進度的重要因素。

              “我們進行了大量調研和專家論證,為了確保工程工期,同時最大限度降低對北山生態環境破壞,最后決定對北山德寧格至結古寺前端5公里灌溉工程采用貨物索道運送工程材料。”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項目副經理桂金濤說。

              在北山片區,遠遠就能看見一道又一道“銀絲”架在空中,而黑色超長鋼管正“坐纜車”緩緩“劃”過。一根根長鋼管連接成了33.8千米水利灌溉主管網,其主干管全長約7.9千米,起于國慶水庫下游左岸預留閘室,終于扎西科自來水廠南側。南山片區干管,全長12.4千米,主干管和南山片區干管計劃今年6月投入試運行。北山片區干管,全長13.5千米,因山勢陡峭原因,計劃今年10月完工投入試運行。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如今的玉樹市南北片區“綠顏”常駐,每年可涵養水源約114萬立方米;每年可減少水土流失量約23536噸,每年植物凈生產力約5139噸,氧氣凈釋放量約6112噸。

              玉樹巴塘河流域水源涵養功能提升工程的完成,進一步加強了巴塘河流域內水源涵養功能、水土保持和固碳制氧能力,進一步提升了流域污染物攔截功能,其生態效益十分顯著;是玉樹市扛起保護生態使命擔當、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的重要成績,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廖德剛表示,將繼續全力推進工程進度,努力擦亮“生態底色”。

            相關新聞↓
            [ 打印 ]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亚洲最新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91丨国产丨白浆秘
          2. <i id="jwj3l"><sub id="jwj3l"></sub></i>

              1. <samp id="jwj3l"><th id="jwj3l"><cite id="jwj3l"></cite></th></samp>
              2. <p id="jwj3l"></p> <samp id="jwj3l"></samp>